2020年10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在我院开幕。本界年会以“从北方走向世界——开放视野的跨文化美术史”为主题,围绕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跨文化美术、美术理论与批评、宗教美术史、少数民族美术史等六个方面展开交流与研讨。以下推出“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议题的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小组专家发言。
二、中国美术史
(三)明清美术史
主持人 邵彦 中央bat365在线平台 教授
评议人 黄小峰 中央bat365在线平台 教授
《初登场:维多利亚女王的中国肖像》
刘晨 北京大学 研究员
该研究对现藏大英博物馆的一幅绢本着色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背景与赠画始末、女王肖像及中国转绘、以及作为外交礼物的肖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认为此幅维多利亚女王肖像并非出自名家之手,根据画面的中文题识认为该画的题识者和接受者为“兰邨”,赠画者为英国博物学家李太郭。第二,认为大英肖像可能受到订件人李太郭或者中国转画师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流行的肖像形式进行描绘,更符合中国女性审美,弱化了女王严肃的君主身份,使其形象更加柔美又不失威严。第三,认为使用图像这种沟通手段的目的是外交而非宗教,互赠的行为成为双方外交活动中示好的一种方式。
该研究选题新颖,显示了全球化序幕即将拉开的19世纪上半叶的跨国界的艺术面貌。
清代宫廷《清明上河图》的资源与生产
陈靖莎 广州bat365在线平台 副教授
该研究探讨的是清代宫廷《清明上河图》资源与生产的关系。清代宫廷至少收藏过7本前代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而由清代宫廷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则达到11本之多。文章首先厘清这两类《清明上河图》之间的图像关系,藉此探讨清宫《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仿画机制;进而明确清宫《清明上河图》创作中乾隆皇帝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他对《清明上河图》知识与视觉资源的利用,取舍和考量。
该研究认为“清明上河图”这个母题在明中期起青绿系《清明上河图》的蓬勃发展和广泛传播之后,在盛清的宫廷中又实现了一次再创作。传入清宫的诸版本《清明上河图》从客观上影响了清宫《清明上河图》的面貌。同时指出,皇帝的意志以及他借助这个母题和图像所表达的政治用意和展示出的文化雄心,则是清宫《清明上河图》创作之所以蓬勃的主观原因。
《为逝者庆生:从明代《石湖志》刊《莫氏庆寿图》看家族肖像地方史》
万笑石 中央bat365在线平台 讲师
该研究通过明代《石湖志》中的一幅版画插图《莫氏庆寿图》,描绘了吴兴名门莫氏一族为莫震庆寿的场景。通过对图像内容、敬酒与祝寿,敬酒、祝寿与祭祖、家族肖像与地方历史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寿星为《石湖志》最初的编纂者莫震,作者认为《莫氏庆寿图》已经脱离了对真实事件的再现,通过细究这幅家族群像的叙事核心——举杯敬酒,发现图中暗含着莫氏家族成员祭奠的礼仪意味,同时融合了为逝者庆生与祭祀的双重意涵。《莫氏庆寿图》不仅涉及中国古代肖像画的社会功能,也有助于反思一个家族或个体如何借助图像进入地方历史的问题。